泥鳅,隶属于鳅科,被誉为“水中之参”,在中国南北均有分布,全年均可采收,尤以夏季最为丰盛。它们主要生活在湖池之中,形体小巧,仅三四寸长,体型圆且细长,前端略呈圆筒形,后部侧扁,腹部圆润。头小、口小、眼小,无须眼下刺,须五对,磷细小,圆形且埋于皮下,颜色青黑,浑身沾满自身粘液。泥鳅喜栖息于静水的底层,生活水温范围在10-30℃,最适水温为25-27℃,是典型的温水鱼类。当水温下降至5℃以下时,泥鳅便会钻入泥中越冬。它们不仅可以用鳃或皮肤呼吸,在严重缺氧时,还会跃出水面用嘴呼吸,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。
近年来,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泥鳅因其产量高于传统养殖,且技术易于控制而受到关注。这种养殖方式占地面积少,可节约土地资源,同时采用循环水技术,有助于节约水资源。据专家介绍,传统的水塘养殖亩产约为6000斤,而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的亩产则是传统养殖的6倍。泥鳅的生长周期短,从放苗到销售只需三个半月,一亩地可建六个池子,每个池子投入成本5万块,产值可达8万左右,除去成本后,利润可达3万多。每年每个池子可养殖两季,收入在6万左右,因此一亩地的六个池子一年两季的总收益可达36万元。
尽管泥鳅养殖具有周期短、效益高的优点,但苗种存活率低和水质易恶化仍是影响养殖成功的两大难题。在养殖过程中,水质管理和投喂管理是成功的关键。水质管理主要依赖于微生态制剂调水,而多餐投喂则是确保泥鳅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。
总的来说,无土养殖泥鳅不仅提高了产量和效益,还实现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。未来,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,泥鳅养殖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真开心文化传媒(重庆)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无土养殖!泥鳅养殖还可以如此高大上?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